网站建设中~
公司新闻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公司新闻 > 行业动态 > 详情
行业动态

养猪业实现稳定发展需要理论创新

发布时间:2014-08-04 10:47:03浏览次数:

    自2008年上半年以来,我国生猪价格经历暴涨之后开始下跌,并持续下跌且愈跌愈深。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,就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。涨价时让养猪人喜出望外,跌价时又叫养猪人胆战心寒。猪肉价格大起大落,涨价与跌价轮番表演,一会儿唱喜剧,一会儿演悲剧。这种不断大起大落过山车般的行情,已成为生猪产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。面对市场一惊一乍如此多的变数,让我国从事养猪的农民心灰意冷,让整个行业苦不堪言。市场大起大落既给养猪企业和农户微观决策带来困扰,也给政府的宏观调控造成困难。
    我国现在养猪产业的运行机制与计划体制时期大不相同,已由市场机制主导。在外部环境方面,受国际化因素影响较大。在市场需求方面,国内肉类产品极大丰富,告别了短缺时代,肉类消费多样化,不再‘一猪独大’。现在,养猪业从生产到消费,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转变,从国内到国外,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。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,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以后,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变化。遗憾的是,我国养猪理论却停滞不前,或沿袭过去,或照搬别人,没有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。由于理论误导,也由于理论误区,制约了养猪业的稳定健康发展,致使养猪业不断陷入困境。养猪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理论滞后,急需在理论方面进行创新突破,使我国养猪业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,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。
一 理论界将居民猪肉消费比重估计过高是误导
    居民猪肉消费占肉类总消费的比重,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数据,它既是微观决策的依据,也是宏观决策的根据。现在,理论界对猪肉消费比例估计过高,误导微观决策盲目生产,人为制造生猪产能过剩,也误导宏观调控对生猪过剩推波助澜。由于我国猪肉产品出口数量极小,无法利用国际市场来消化过剩的产品,只能依靠国内市场来消化容纳。在养猪业存在庞大产能的条件下,我国随时随地可以迅速地制造出猪肉产品来,在市场空间容纳不了的情况下,生猪产业就处于以过剩为主旋律的波动之中。
    关于猪肉消费量占肉类食品总量比例,主流的说法是占60%以上。笔者认为这个比例是高估了,应该是30%左右。我的依据是:第一,在计划经济时代,由于植物油极度缺乏,我国城乡居民均以食用动物油脂为主(主要是猪油)。当时,我国城乡居民10%左右的猪肉(油)以油脂形式消费掉了。现在,,人们极少食用猪油,猪油已被植物油替代,替代比例在10%左右。第二,现在,鱼类等水产品极大丰富,新鲜的活鱼不但物美而且价廉,水产品作为动物蛋白食物,对猪肉产生替代效应。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清印研究员估算,水产品产量占全国动物性食物生产量的1/3,达30%的比例。
    第三,鸡鸭禽肉大量替代了猪肉。在计划经济时代,我国居民逢年过节或请客送礼才能消费的鸡鸭禽肉,现在,已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。按鸡肉占15%、鸭肉占5%比例计算,家禽肉挤占猪肉的比例达到20%。第四,近年来,涮羊肉吃火锅成为我国居民时尚的消费方式,围着涮锅消费了大量的羔羊肉和肥牛肉等。牛羊肉大量替代猪肉,成为猪肉的替代品。据估算,牛羊肉挤占了猪肉市场份额的10%以上。
    这样估算下来,猪肉以外的肉食品已经占据70%以上的消费比例,这说明我国出现了肉类消费多元化的局面,‘一猪独大’的情况已经发生改变。尽管猪肉仍然所占比重最大,最多也只有30%左右。我国今天肉类消费已经多元化,猪肉已经失掉‘安天下’的分量,猪粮安天下的历史时代已经过去。现在,不能再片面强调猪粮安天下,继续大干快上地大养其猪,人为地来制造猪肉过剩。由于肉类产品可以互相替代,猪肉价格即使出现阶段性涨跌,也不会严重影响百姓生活,更不会影响社会稳定。
    猪肉是普通商品,不应扩大化地包含在国家粮食安全范围内。我国人民的主食是大米和白面,涉及国家粮食安全仅有小麦水稻两个品种。猪肉即使阶段性短缺,也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安全。适度短缺会提升猪肉价格,有利于农民就业增收。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,国家在宏观调控上,要把生猪过剩卖难放在首位,对待‘猪贱伤农’,要像对待矿难交通事故一样来防控。要采取控制社会资本大量进入养猪业等措施,避免人为制造养猪业产能过剩。
    人为制造生猪产能过剩弊多利少,猪肉过剩价格低廉不仅伤农,还会在消费领域造成了巨大浪费。当前,我国饭菜浪费现象比较严重,餐馆里酒店中剩菜比比皆是,已经司空见惯,饭菜价格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。猪肉保持较高的价格水平,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,反映了生猪饲养加工成本水平,让生产者能够有利可图。这样,生猪产销才能协调持续发展。同时,能够改变国人吃低价便宜肉的惯性心理,抑制国人餐饮浪费的恶习。
二 理论界没有对生猪产能过剩予以关注是失误
    替代性强是猪肉产品的一大重要特征,养猪理论界应该重点关注。按照价值规律,猪肉产品过剩必然出现价格下跌,猪肉价格低廉便宜,会吸引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消费猪肉。由于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人口数量是个常量,肉类食品消费总量也处于基本稳定状态。如果猪肉价格极低诱导消费比重上升,必然对其他肉类食品产生挤出效应。如会挤占鸡肉的市场份额,打乱鸡肉的原有产销平衡状态。这样,由于猪肉产销失衡,产生连锁反应,甚至火烧连营,导致与猪肉有替代关系的肉类食品处于阶段性过剩价跌的状态中,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就业增收。
    猪肉产品储藏期短,对库存承受能力弱,这是养猪业的又一重要特征。在猪肉出现过剩价跌时,会给饲养场户造成出栏压力。由于活体储存需要消耗饲料,延长出栏时间会增加饲养成本。养猪场户该出栏时就必须出栏,贵贱都得将活猪卖掉,不然养的时间越长,赔钱就会越多。猪肉产品活体储存成本甚高,而且,活体储存的成本要由承受能力较弱的养猪场户承担,因此,猪肉活体储存方式难以操作。
    在猪肉出现过剩价跌时,也会给屠宰厂造成库存压力,大量库存不仅占压流动资金,增加资金成本。由于储藏时间长新鲜度下降,猪肉产品就会变质掉价。保质期超过半年,超市就不允许进店上架销售。如果储藏期超过一年,就成了超储变质产品。成为超储变质食品之后,就要销毁报废。而且,销毁过程不能随意处理,不能污染环境,要运送到远离城镇人口的地方深埋销毁。超储产品不仅一分钱不值,还要花钱销毁。为防止库存风险,厂家需要低价甩货消化库存,需要承担巨额亏损。由于猪肉产品储藏期短,对库存承受能力弱。所以说,猪肉生产最需要‘去库存化’,最需要产销平衡。不论产能过剩,还是产品过剩,对养猪生产者都是损失,甚至是灾难。
  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,资本也是生产力,二者结合是更大的生产力。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,资本力量异常强大,二者结合会膨胀出庞大的生产能力。现代社会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手段,推动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,资本力量得到极大地发挥。在市场机制下,猪肉产品不会短缺,因为短缺必然导致价高,价格杠杆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养猪业。吸引更多的技术投入,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,很快就会实现供求平衡,很快就会出现产能过剩。
    在产能过剩的状态下,产品过剩随时随地都会出现,甚至会泛滥成灾。在产能过剩前提下,政府的宏观调控会按下葫芦起来瓢。养猪行业协会也束手无策无能为力,通过国际市场来消化猪肉过剩的路更走不通。我国猪肉对外出口需要面对铜墙铁壁般的贸易壁垒,向日本出口遭堵截,向欧盟出口遭冷遇,向美国出口遭封杀,向俄罗斯出口只是小打小闹的边贸渠道,仅有供港活猪一条道,却数量有限。
    我国经济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,我国的畜牧业也已经是一个开放的平台,全球技术和资本进入我国的生猪产业链,基本上没有障碍壁垒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短缺,而是产能过剩。如果我们对产能过剩缺乏警惕,没有防范措施,或者不仅不加防范,还盲目增加产能,就是对过剩推波助澜,就是对价跌火上浇油。就会进一步制造产业链供给与需求的失衡,加剧价格剧烈波动大起大落,致使产业不能稳定持续发展。由于产能过剩导致猪肉价格低迷,会把整个产业推入水深火热之中,无法对农民增收提供产业支撑。
    在市场机制下,畜产品短缺是暂时的,过剩则是长期的,国家宏观调控重点要解决的是过剩问题,而不是短缺问题。因为短缺问题由市场就能够解决,而过剩则是顽症,难以控制和解决。从改革开放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,我国畜牧业就开始告别短缺,就需要面对过剩。我国包括猪肉在内的农产品将来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过剩,过剩比短缺对农业农民危害更大,更难根治和防控。
    当前,我国养猪业正在遭受过剩价跌的煎熬,业内人士也在痛苦中寻求稳定发展的路径。其实,我国养猪业稳定发展的办法就在我们自己手中,就是不再人为制造过剩。因为,不论在什么样的口号旗帜下制造猪肉过剩,都是自找麻烦,都是庸人自扰。因为,通过规模化手段制造出更多的猪之后,更多的猪肉会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,还得再通过市场机制把过剩的产能产品淘汰掉。这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方式,不符合科学发展观,是瞎折腾。
 
三 理论界照搬美国规模化养猪模式是误区
    我国养猪理论界虔诚地把美国规模化、工厂化、集约化养猪模式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来,依样画葫芦地进行克隆复制,已经酿成了重大理论和实践误区。在规模化等同于现代化等理论误导下,在2007年养猪高利润的刺激下,在政府补贴资金的扶持下,我国又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大批万头、几万头的规模猪场。虽然将我国生猪养猪规模化水平提高了7-8个百分点,但是,却很快出现了过剩价跌,迅速地断送了养猪业的大好形势。
    我国养猪理论界的主流派认为,规模化养猪是现代饲养方式,实施规模化养猪是必然趋势。笔者认为,这一说法不仅是开错方,还抓错了药。由于我国养猪产业链各环节是分离脱节的,处于各自为政的无组织状态。某一环节规模过大,都会导致产业链生态失衡,或饲养与加工失衡,或生产与销售失衡。由于产业链养、加、销各环节之间互相分离脱节,不能一体化运作。产业链成员都单打独斗,都拼命追求利益最大化,都自扫门前雪,甚至以邻为壑,破坏了商业生态系统平衡,酿成‘天塌大家死’的恶果。
    由于照搬美国规模化养猪模式,也由于规模化养猪的理论误区,致使养猪业出现了产销失衡的局面。还由于片面强调了生产的规模化,把资源要素都投向生产环节,把优惠政策都给予生产领域,没有顾及销售的配套衔接。继而由于缺乏市场需求保证,顾前不顾后,生产销售失衡不配套。在进口猪肉的冲击下,生猪产能过剩更加严重。猪肉价格持续低迷,给农业稳定发展造成困难,也给农民持续增收带来问题。
    我国养猪业将来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过剩,过剩比短缺对产业对农民危害更大,更难根治和防控。如果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生猪产品数量,让更多的猪肉投放到市场,就会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,导致猪贱伤农。技术进步与规模扩大,虽然创造了高产量,但事与愿违,农民的收入却不会相应提高,由于过剩卖难农民收入反而会下降。追求规模化数量型的发展方式,会导致更大的过剩,造成更严重的价跌。中国养猪业需要在理论上拨乱反正,放弃规模化发展方式,走产销平衡的科学发展道路。
四 理论界要启动中国特色养猪生产体系的研究
    建设中国特色养猪产业体系,既要扬长避短,也要继往开来。既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国特色资源要素,也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养猪技术和经验。通过自主创新,把中国养猪业建设成能够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支撑的产业,建设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,建设成为国人提供健康安全放心肉食品的产业。
1 .中国特色养猪业的品种选择
    中国特色养猪业在品种选择上,要注重发挥地方优质猪种的特色优势,实行品种多样化。我国各地都拥有自己的优质特色猪种,中国几乎所有的地区,都可以发展养猪。张永泰教授指出:“欧美养猪强国猪的遗传背景比较单调(基因型相似)” “我国则大不相同,猪的遗传背景多样,有不同时期从不同国家引进的现代瘦肉型品种猪、有各具特点的中国地方良种猪、有中国培育品种猪、还有大量多种组合方式的‘土洋结合猪’可以形成数量众多的地域生态型产品,可以生产风味多样的特色产品。
2. 中国特色养猪业的饲养方式
    地方优质特色猪种具有适应性强的优点,能够采取舍饲与放牧结合的饲养方式,可以选择在田边地头实行生态化饲养。农户采取林地草地生态化放牧饲养方式,满足生猪基本的动物福利要求,获得健康安全放心的猪肉产品。增加了猪肉的附加价值。中国特色养猪业不搞规模化的饲养场,也不搞集中化的养猪小区,它化整为零地把养猪点分散在田间地头。这样在田间种植的青绿饲料可以就地饲喂,养猪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就地施入田间,实行种养有机结合无缝对接。
    中国特色养猪业实行以户为单位小规模分散饲养,不会发生粪便污物超载过量污染环境的现象。资源化低成本地解决了养猪粪便环境污染问题。通过种养结合提高了土壤肥力,解决了土壤有机质下降问题。以农户为单位化整为零小型规模化养猪,缩小了猪群的单位数量,群与群之间也拉开距离,能够有效防止疫病集中爆发火烧连营。地方猪种普遍具有抗病力强的优点,可以获得健康安全放心的猪肉,也能够减少疫病给生产者造成的损失。
3. 中国特色养猪业的饲料结构
    在饲料结构上,根据地方优质猪种具有耐粗饲的优点,农户在农田附近放牧饲养,实施种养结合。养猪户配套种植籽粒苋、饲用甜菜、苜蓿草等高产优质青绿饲料,以部分地替代商品精饲料,减轻了对玉米和豆粕的依赖,以降低饲料成本。农户在自家土地上种植青精粗饲料,实现饲料来源本土化、多元化,摆脱“玉米+ 豆粕+添加剂”的美国模式束缚,减少对进口大豆(粕)的依赖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因素造成的原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。
4. 中国特色养猪业要以农户为饲养主体
    现在,我国养猪环节是由资本主导的,在规模化政策导向下,由资本主导的规模化养猪业,对小农户形成了“挤出效应”。少数几个养猪大户就占据了养猪领域的产业空间,等于把多数农民的饭碗抢走了。政府扶植规模化养猪,把补贴优惠都给了养猪大户,银行也贷款给养猪大户,对小户不予支持。由于这些歧视性政策,加之对小农户的产业服务体系严重缺乏,小农户必然会被资本挤垮,自然会被淘汰出局。
    当前,农民就业增收已成为我国三农的首要问题,但是,由于资本力量在养猪行业无序竞争,制造了产能过剩,对养猪产业市场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,破坏了农民通过养猪业增收的渠道。国家要主持对产业资源的分配,把养猪产业资源分配给农民,而不是全部交给资本。养猪资源要向小农户倾斜,而不是偏向养猪大户。小农户以人力资源投入为主,大农户以金钱资本投入为主。小农户搞养猪是为了吃饭,大户搞养猪是为了挣钱。种植、养猪是农民从事的产业,是农民就业增收的产业,是农民养家糊口的产业。对养猪产业资源的分配,就是对市场资源的分配。我们现在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,从农民工返乡就业增收的角度,将“养猪产业主权”回归农民。
5. 中国特色养猪业的组织体系
    中国特色养猪业在组织路线上,实行“农户、农合、农协”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。在微观层面,以小型规模化农户为微观经营主体。在农户中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方式,农户用农家肥替代部分化肥,减少化肥使用量。在自家土地上种植青精粗饲料,减少对玉米、大豆(粕)的依赖。能够化解国际因素造成的原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,降低种粮养畜生产成本。
    在中观层面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。各级政府采取“廉租厂”和“廉租店”方式,将加工销售环节商业资源做为“公共品”,提供给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。让农户分享到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。在宏观层面构建农产品协会或产业联盟,由其站在产业链高度和广度上进行产销协调,为农民专业化合作社提供组织化服务。以农产品协会为宏观经营主体,实现产加销一体化运营,能够降低市场不确定性造成的过高交易成本。
6. 中国特色养猪业的防御体系
    现在,我国生猪生产市场化因素逐步加深,国际化影响不断加大,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已经连为一体,引发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的因素也会迅速传导到国内来,引起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震动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国农产品市场难以独善其身,必须构筑防控国际化风险的防御体系。
    中国特色养猪业采取以地产地销为主,在当地饲养,在当地加工,在当地销售,实现产销活动在区域内对接平衡。鲜肉实行地产地销,化整为零地在区域内进行产销平衡,产品不再进行全国范围的大流通大串连,避免了活猪肉品大范围流动传播疫病的风险。通过地产地销的制度安排,减少了石油消耗,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,实现了节能减排。
    我国猪肉以生鲜产品形式,利用传统饮食文化的力量,对国外同质化大宗化的猪肉,种猪、饲料等产品形成进入壁垒,扬长避短地进行了差异化竞争,坚守国门保护了国内市场资源。美国可以利用股票期货等资本市场,控制中国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大型企业,但它无法控制2.5亿农户,它无法控制成千上万的农民农合社。农民农合社各自为战分散突围,实行分地域的产销对接平衡,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组织体系,这是中国功夫。
 
    来源: 三农在线